
大慈山彌勒菩薩道場

慈照寺沿革
慈照寺座落於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籐湖巷,係由常照法師所創建。
常照法師,俗名王文川,民國28年出生於高雄市,自幼受其父親王有能先生之影響,飽讀四書五經、道德經、南華經及史記、資治通鑑……等等,喜歡研究儒、道二家學說與歷史上各朝代之沿革及其消長,對於易經更特別有鑽研。
法師夙慧天生,於十七歲時即擔任一貫道之講師。民國74年,屏東鐵爐寺佛禪法師贈以佛教大藏經,於深入研讀之後,發現一貫道對佛法之種種曲解,尤其彌勒法門更是諸多誤導,因而隨即帶領眾多信徒,依止台南開元寺悟慈法師而皈依三寶。
法師曾請教印順導師許多有關彌勒法門的問題,導師一一慈悲開示,並鼓勵法師堅定信念弘揚彌勒法門以利末法眾生。自此以後,法師即以弘揚彌勒法門為其終生之志業。
法師在家時即於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等地,設有講堂弘揚佛法,帶領信眾修學彌勒法門,求生兜率淨土。其間著有「佛法因果原理」、「六道苦報真相」、「為什麼一定要素食」、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釋」、「普賢十大行願」、「唯識研究:百法、八識規矩頌講釋」、「辟疑•西方、兜率修持難易比較」等書。
民國八十一年,法師於台中慈明寺聖印法師座下捨俗出家,外號慈燈、內號常照。同年十月十六日從了中長老受三壇大戒,自此更深入經藏。隨後著有「彌勒上生經、彌勒下生經講釋」、「心、心靈、心靈淨化」、「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要」、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釋」、「維摩詰所說經講釋」、「淨土與往生淨土」等著作。
法師為度化芸芸眾生,除於全國各區講授佛法外,更從民國83年起,即不辭辛苦的於全省各地區,開始巡迴辦理八闗齋戒及盂蘭盆大法會,每年辦理24場,截至95年底止已辦理三百餘場,參加人數約120萬人次。曾經在桃園巨蛋弘法時,超過11000人以上參加,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,真是盛況空前。
法師每年舉辦在家五戒,他嚴格要求參加受戒弟子必須是持長齋者,還親臨會場門口把關,把未持長齋者飭回,當時還曾引起佛教界譁然,認為條件過於嚴苛,恐參加受戒人數不多。但弟子有感於法師嚴持淨戒之理念,每年受戒弟子人數不減反增。其實法師律己甚嚴,因而對於弟子要求較高。
法師發現大陸及台灣五大菩薩道場中,尚無彌勒道場,因此,發願在台灣為彌勒菩薩建立「大慈山」道場,弘揚彌勒淨土法門。在眾多弟子發心護持下,於84年在南投縣竹山鎮籐湖巷買地,經呈報南投縣政府於93年核准後,在94年啟建慈照寺大慈寶殿,96年正式興建完成,供奉彌勒菩薩,弘揚彌勒菩薩淨土法門。
大慈山彌勒道場大慈寶殿佔地約一公頃,建築面積有一萬五千平方公尺,內含圖書館、講堂、齋堂、廂房、寮房及停車場等。寶殿依地勢而建,造景幽雅,遠眺中央山脈與濁水溪,風景秀麗。由於地處台灣中心,交通便捷,希望道場建立完成後,全國各地的弟子,能來此共修彌勒法門,並能擴及世界各地,弘揚彌勒菩薩淨土法門,引導有緣的眾生求生兜率淨土。並規劃將來陸續興建地藏院,希望弟子往生之時,有一個歸存處所。
法師為法忘軀,不辭勞倦,披星戴月的巡迴奔波於全省五個講堂,弘揚正法,十幾年來如一日。每週於各個講堂授課兩個小時,內容包括彌勒上生經、彌勒下生經、妙法蓮華經、楞伽經、寶積經、維摩詰經、圓覺經、仁王護國經、勝鬘經、十善業道經、般若心經、攝大乘論、大乘起信論、百法明門論、八識規矩頌、成佛之道、學佛三要等十餘種經論共近三千多集,均已錄影製作成光碟,置於彌勒講堂之網站上,並於每日上午及晚上兩時段,在電視媒體「法界衛星」陸續播放,將佛法遠播各地,以利社會大眾。
法師櫛風沐雨、披星戴月的弘揚佛法,從不知艱辛,他一生可謂不惜為法捐軀。台灣佛教界首屈一指的弘法大法師—他當之無愧!
法師今生的三大志願:一、創建彌勒菩薩道場,二、講授大乘佛法,三、引度一百萬人以上發願往生兜率淨土接受彌勒菩薩教化,均已陸續完成。
「雲散水流去,寂然天地空」,於大慈山彌勒菩薩道場即將落成之際,法師卻不願居功的於96年7月17日先捨報往生,這的確讓所有的弟子不勝唏噓。然而弟子們都遵照他平日的囑咐,在他有幸爲法捨身時,不但不可爲他哭泣,反而應慶賀他的行願圓成,上生內院面覲慈尊!
弘揚彌勒菩薩淨土法門的慈照寺已建照完成,傳承其遺志者為年輕有為的如崑法師。如崑師父出生於民國66年,畢業於新竹福嚴佛學院,並曾遠赴美國法雲寺跟隨妙境法師研習佛法。如崑法師於十七歲時就由真華長老為其剃度出家,他出身於佛化世家,父母早期即雙雙先後相續出家,他承襲父母悲憫心懷,從小夙慧天生,出類拔萃,老成持重,對佛法更特別有鑽研,95年11月起即開始於高雄彌勒講堂講授彌勒菩薩著作的「瑜伽師地論」,其見解獨特,是承續常照法師衣缽的最佳人選。
常照法師雖已捨報往生,但他的法身永在,有如慈燈常照,時時引導弟子航向佛法的光明。相信慈照寺在傳承住持如崑法師的帶領,與常照法師的加持之下,弘揚彌勒菩薩淨土法門,將擴及到世界各地,引導有緣的眾生來此共修彌勒菩薩法門,求生兜率淨土。